随着量子力学慢慢被大众所知晓,一些围绕着它创作的梗也逐渐流行开来,比如说“遇事不决,量子力学”。而在对其进行调侃的同时,很多人却说量子力学很恐怖。
要知道,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石之一,可以说正是因为它的存在,人类才真正意义上推开了科技时代的大门,那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它很恐怖呢?它又到底恐怖在哪里呢?
正如刚刚所说,量子对人类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,如果没有量子力学的存在,市面上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电子产品种类,将会直接锐减99%以上,因为电子产品的核心——芯片,用到了大量的量子力学理论。
不过,别看量子力学如今对人类帮助很大,其实它最开始可让许多顶级科学家如鲠在喉。
十九世纪末(1900年4月27日),在许多顶级科学家的心中,“物理大厦”已经极为完善和稳固,牛顿力学、热力学和电磁学共同组成了一个堪称完美的殿堂。
在那段时间里,决定论“统治”着整个科学界,它认为一切事情都是由因果串联起来的,只要知道了原因,就一定能够精确地知道结果。爱因斯坦就是决定论的代表人物。
爱因斯坦表示,宇宙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随机,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是随机的,那只是人们没有发现隐藏其中的隐变量,一旦发现了这个隐变量,就能够完美、准确的计算出最终结果。
就当决定论沉浸在“统治”的快感中无法自拔时,量子力学的出现瞬间给它泼了一盆冰水,因为量子力学的观点和它近乎完全相反。
在量子力学中,“时间”这一物理量的存在过被淡化了,“因果”失去了方向性,从而出现同一个系统中的几个事件具有同时性,甚至是因果颠倒这种颠覆认知的现象。
比如在著名的思想实验“薛定谔的猫”中,在箱子没有被打开之前,“猫态”是活猫和死猫纠缠的叠加态,而当人们打开箱子观察“猫态”时,这种叠加态会被打破,成为一个确定事件,也就是死猫或者活猫。
如果有违常理的观点,让身为决定论拥趸的爱因斯坦难以接受,他愤然指责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理论,并直言上帝不掷骰子。
如今,在众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之下,原本如茅草屋般摇摇欲塌的量子力学,已经成为了能够在狂风暴雨中屹立不倒的大厦,就连最开始为了反对量子力学的才提出的“薛定谔的猫”,也已经成了最能提现量子力学特性的例子。
现在,如果爱因斯坦还在世,我们可以很从容地跟他说,上帝不仅是掷骰子的,并且掷得远比我们预想中熟练得多。
其实从文章开头的梗中能够看出,量子力学早已经出圈了,它俨然成为了一种新的看待世界和问题的角度。所以才有研究者放言,当你对量子力学有一定了解时,你就拥有了比90%同龄人更开阔的眼界。
目前,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已经是重中之重,可以一点不夸张地说,谁对量子力学有更深入地了解,谁就掌握了人类未来的发展走向。
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量子力学中不仅隐藏着文明质变的契机,甚至还隐藏着一些终极问题的解释,比如说“死亡”。
2016年,医学教授罗伯特·兰扎(RobertLanza)在量子力学的基础上,通过非常多的理论和现实数据论证:死亡并非一切的终点,它只是一种超脱现实的“幻象”。
罗伯特·兰扎指出,以人类目前的认知情况来看,根本不能从根本上定义死亡,当身体所有细胞完全停止活动时,超脱身体的意识信息其实仍然在活跃,这种意识信息还有一个熟悉的名称——灵魂。
当它从身体中脱离时,会在另一个特殊的空间中复苏,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,生命根本就没有所谓的“终点”或“终结”。
可能你会觉得罗伯特·兰扎在信口雌黄,但作为曾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,他对于某些领域的了解,肯定不是普通人能够妄自揣测的。
当然了,量子力学中不仅仅有反常识、反逻辑的叠加态概念,还有非常“诡异”的量子纠缠特性。
简单来说,两个粒子如果相互纠缠,那么距离将不再是它们之间的阻碍,只要其中一个做某种动作,那么无论相隔多远,另一个也会在瞬间做出相同的动作。
以正常的角度来看,量子纠缠确实非常魔幻,但量子力学本身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打破人类的固有认知,所以也正是这种不可思议的特性,才让它拥有了无限可能。
其实量子力学想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微观世界多么的奇妙,也不是我们对整个世界认识多么的肤浅,更不是为了展示那种来自未知的恐惧,而是要告诉我们某些事情并不是绝对的对立,比如对和错。
量子力学100多年的发展历程,其实就是认知不断破碎又重组的过程。在这漫长而又短暂的时间里,无数之前被奉为真理的理论被扫进历史垃圾堆,也有无数曾被斥为荒诞的理论成为主流。
到这里,标题的问题或许就能够很好的解答了,之所以会说量子力学很恐怖,大概是因为它其中那些颠覆认知的理论,因为并不是谁都能接受因果倒置、状态叠加的割裂感。
总而言之,倘若从量子力学的角度看世界,整个世界的精彩程度和奇妙程度会比直接用肉眼高得多,因为在一个每一秒都会产生不同走向的宇宙中,每一秒都是新的开始。
联系方式
QQ:1624000000 邮箱:1624000000@qq.com 微信16538900008 电话:16538900008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网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网站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